黄庭坚的简介、资料和作品评述
黄庭坚
【黄庭坚简介资料】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
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黄庭坚作品评述】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自号山谷老人,又号涪翁,分密人,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他是“江西诗社宗派”的开创人,生前跟苏轼齐名,死后给他的徒子法孙推崇为杜甫的继承者。自唐以来,钦佩杜甫的人很多,而大吹大擂地向他学习的恐怕以黄庭坚为最早。他对杜诗的那一点最醉心呢?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在他的许多关于诗文的议论里,这一段话最起影响,最足以解释他自己的风格,也算得江西诗派的纲领。他有些论诗的话,玄虚神秘,据说连江西派里的人都莫名其妙的。
杜诗是否处处有来历,没有半个字杜撰,且撇开不谈。至少黄庭坚是那样看它,要学它那样的。元稹赏识杜诗的白描直说,不用古典成语:“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刘禹锡讲“业诗即须有据”,举了一句杜诗为例,只限于“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在涵意上还比黄庭坚的话狭得多。“无一字无来处”就是锺嵘“诗品”所谓“句无虚语,语无虚字”。锺嵘早就反对的这种“贵用事”、“殆同书抄”的形式主义,到了宋代,在王安石的诗里又透露迹象,在“点瓦为金”的苏轼的诗里愈加发达,而在“点铁成金”的黄庭坚的诗里登峰造极。“读书多”的人或者看得出他句句都是把“古人陈言”点铁成金,明白他讲些什么;“读书少”的人只觉得碰头无非古典成语,仿佛眼睛里搁了金沙铁屑,张都张不开,别想看东西了。当然,以前像李商隐和师法他的西昆体作者都爱把古典成语镶嵌绣织到诗里去的,不过他们跟黄庭坚有极大的不同。李商隐的最起影响的诗和西昆体主要都写华丽的事物和绮艳的情景,所采用的字眼和词藻也偏在这一方面。黄庭坚歌讠永的内容,比起这种诗的来,要繁富得多,词句的性质也就复杂得多,来源也就广博冷僻得多。在李商隐、尤其在西昆体的诗里,意思往往似有若无,欲吐又吞,不可捉摸;他们用的典故词藻也常常只为了制造些气氛,牵引些情调,仿佛餐厅里吃饭时的音乐,所以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文浮于意”的印象。黄庭坚有著著实实的意思,也喜欢说教发议论;不管意思如何平凡、议论怎样迂腐,只要读者了解他用的那些古典成语,就会确切知道他的心思,所以他的诗给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涩,语言不够透明,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黄庭坚曾经把道听涂说的艺术批评比于“隔帘听琵琶”,这句话正可以形容他自己的诗。读者知道他诗里确有意思,可是给他的语言像帘子般的障隔住了,弄得咫尺千里,闻声不见面。正像“文心雕龙”“隐秀”篇所说:“晦塞为深,虽奥非隐”;这种“耐人思索”是费解,不是含蓄。
南宋初年,任渊注解了“山谷内集”;南宋中叶,史容注了“外集”,史季温注了“别集”,都赶不上任渊的精博。此外,陈逢寅也作了“山谷诗注”,任骥和邓公立又分别注了“外集”,可惜这三家的注本没有流传。看来“读书多”的人对黄庭坚的诗都疑神疑鬼,只提防极平常的字句里有什麽埋伏著的古典,草木皆兵,你张我望。例如任渊满以为把“和答钱穆父讠永猩猩毛笔”的出典注明白了,可是杨万里又搜查出来两句暗藏的“古人陈言”。甚至黄庭坚明明是默写白居易的诗,记错了些字句,他的崇拜者也以为他把白铁点成黄金,“可为作诗之法”,替他加上了一个“谪居黔南”的题目,编入他的诗集里。
--钱钟书<宋诗选注>
【黄庭坚作品推荐】
- 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天下无相知,得一已当半。桃僵李为仆,芝焚蕙增叹。佳人在江湖,照影自娱玩。一朝入汉宫,扫除备冗散。何如终流落,长作朝云伴。相思欲面论,坐起鸡五旦。身惭尸廪禄,有罪未见案。公文雄万夫,皦皦不自乱。臧谷皆亡……
- 至乐词寄黄几复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余泛观於天下兮,何者乐而谁者足忧。忧於窘窘不得兮,乐尽万物而无求。翫声色而弊形性兮,维造化之螟蠹。将逍遥炉锤之外兮,尚何俛首而婴此细故。百年存亡得失兮,吾既视奕棋与摴蒲。寒暑浅夜极则迁兮,有满则有虚。……
- 禅句二首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予自钓鱼船上客,偶除须鬓著袈裟。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学省非簿领,卧痾常闭关。雨余楼阁静,风晚鸟乌还。赏逐四时改,心安一味闲。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 题伯时马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我观李侯作胡马,置我敕勒阴山下。惊沙随马欲暗天,千里绝足略眼跨。自当初驾沙苑丞,岂复更数将军霸。李侯今病发右臂,此图笔妙今无价。
-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向侯赋我菁莪,何敢当不类歌。顾我乃山林士,看君取将相科。
- 范蜀公挽词二首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
- 叔诲宿邀湖上之游以故不果往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芰荷采尽荇田田,湖光价当酒十千。主人邀客殊未来,西风枕簟废书眠。睡罢书窗翻墨汁,龙蛇起陆云雨湿。晚筵红袖劝倾杯,公荣坐远酌不及。章台柳色未知秋,折与行人鞭紫骝。金城手种亦如此,今日摇落令人愁。双飞鸳鸯……
- 次韵郭右曹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阅世行将老斲轮,那能不朽见仍云。岁中日月又除尽,圣处工夫无半分。秋水寒沙鱼得计,南山温雾豹成文。古心自有著鞭地,尺璧分阴未当勤。
- 六舅以诗来觅铜犀用长句持送舅氏学古之余复
-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 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不著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